C19H19N7O6
葉酸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分子式是C19H19N7O6。因綠葉中含量十分豐富而得名,又名蝶酰谷氨酸。在自然界中有幾種存在形式,其母體化合物是由蝶啶、對氨基苯甲酸和谷氨酸3種成分結合而成。 [1]
葉酸含有1個或多個谷氨酰基,天然存在的葉酸大都是多谷氨酸形式。葉酸的生物活性形式為四氫葉酸。葉酸為黃色結晶,微溶于水,但其鈉鹽極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在酸性溶液中易破壞,對熱也不穩定,在室溫中很易損失,見光極易被破壞。 [1]
葉酸在體內有主動吸收和擴散被動吸收兩種方式,吸收部位主要在小腸上部。還原型葉酸的吸收率較高,谷氨酰基愈多吸收率愈低,葡萄糖和維生素C可促進吸收。吸收后的葉酸在體內存于腸壁、肝、骨髓等組織中,在NADPH參與下被葉酸還原酶還原成具有生理活性的四氫葉酸(THFA或FH4 ),參與嘌呤、嘧啶的合成。因此葉酸在蛋白質合成及細胞分裂與生長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對正常紅細胞的形成有促進作用。缺乏時可致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生成減少、細胞成熟受阻,導致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1]
葉酸是蝶啶的衍生物,最初由肝臟分離出來,后來發現植物的綠葉中含量十分豐富,故名為葉酸。它廣泛地存在于肉類、鮮果、蔬菜中,為黃色結晶狀粉末,無味無臭,其鈉鹽易溶于水,不溶于醇和乙醚及其他有機溶劑,不溶于冷水但稍溶于熱水。在酸性溶液中不穩定,易被光破壞。 [2]
又稱“維生素Bc”和“維生素M”。B族維生素的一種。黃色或橙黃薄片狀或針狀晶體,無臭無味,加熱至約250℃,色漸變深,最后成黑色膠狀物。抗貧血藥,茶葉中含量達50~70μg/100g,對正常紅細胞形成有促進作用。在茶樹物質代謝中,參與甲基的傳送。 [3]也參與體內氨基酸及核酸合成,并與維生素B12共同促進紅血球的生成。用于各種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尤適用于孕婦及嬰兒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4]
人類腸道細菌能合成葉酸,故一般不易缺乏。當吸收不、代謝失常或長期使用腸道抑菌藥物時,可造成葉酸缺乏。此外,葉酸還廣泛存在于動植物性食品中,含量豐富的有:內臟、蛋、魚以及梨、蠶豆、甜菜、菠菜、菜花、芹菜、萵苣、柑橘、堅果類和大豆類食品。人體每日攝入葉酸量維持在每天3.1μg/kg時,體內即可有適量葉酸儲備;孕婦每日葉酸總攝入量應大于350μg;嬰兒的安全攝入量按kg體重計與成人相似,即每日3.6μg/kg能滿足生長與維持正常血象的需要。 [1]
1931年,印度孟買產科醫院的醫生L.Wills等人發現,酵母或肝臟濃縮物對妊娠婦女的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癥狀有一定的作用,認為這些提取物中有某種抗貧血因子;1935年,有人發現酵母和肝臟提取液對猴子貧血癥狀有一定的作用,描述其為VM;1939年,有人在肝中發現了抗擊 貧血的因子,稱為VBe;1941年H.K.Mitchell等人發現菠菜中有乳酸鏈球菌的一個因子,稱作葉酸。1945年,R.B.Angier等人在合成蝶酰谷氨酸時,發現以上所有的因子都是同一種物質,并完成了結構測定,之后常稱之為葉酸。所以,葉酸又叫維生素B9、抗貧血因子、蝶酰谷氨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