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H12N2O2
中文名稱:L-色氨酸
化學分子式:C11H12N2O2
白色至黃白色晶體或結晶性粉末。無臭或微臭,稍有苦味。熔點289度(分解)。
長時間光照則著色。與水共熱產生少量吲哚,如在氫氧化鈉、硫酸銅存在下加熱,則產生多量吲哚。
色氨酸與酸在暗處加熱,較穩定。與其他氨基酸、糖、醛類共存時極易分解。如無烴類共存,與5mol/L氫氧化鈉共熱至125度仍穩 定。用酸分解蛋白質時,色氨酸完全分解,生成腐黑物。略溶于( 1.1g/100ml,25度)。溶于熱水、熱乙醇、稀鹽酸和堿性氫氧化物溶液。屬必需氨基酸。
1、營養增補劑。蛋清蛋白、魚肉、玉米粉等所含色氨酸為限制氨基酸,大米等谷物中含量較少。可與賴氨酸、蛋氨酸、蘇氨酸合用強化氨基酸。按0.02%的色氨酸和0.1%的賴氨酸添中于玉米制品,可顯著提高蛋白質效價。
1.長時間光照則著色。與水共熱產生少量吲哚,如在氫氧化鈉、硫酸銅存在下加熱,則產生多量吲哚。與酸在暗處加熱較穩定。與其他氨基酸、糖類、醛類共存時極易分解。
2. 存在于白肋煙煙葉、煙氣中。
動物:促進動物的采食、削弱應激反應、改善動物睡眠,還可以增加胎兒和幼仔的抗體、提高乳畜泌乳。降低日糧優質蛋白用量,節約飼料成本,降低日糧蛋白飼料用量,節約配方空間等。 L-色氨酸的生產最早主要是依靠化學合成法和蛋白質水解法制造。隨著對微生物法生產色氨酸的研究的不斷發展,人們開始利用微生物法發酵生產色氨酸。現已走向實用并且處于主導地位。微生物法大體可分為微生物發酵法和酶促轉化法。近年來還出現了直接發酵法和化學合成法,直接發酵法和轉化法相結合生產色氨酸的研究。另外,基因工程、酶的固定化和高密度培養等技術在微生物育種和酶工業上的應用極大地推動了直接發酵法和酶法生產色氨酸的工業化進程。